ABS与PETG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场景区别

发布者:小杨 2025-08-19 浏览量:18

ABS(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共聚物)是最早应用于熔融沉积建模(FDM)3D打印的材料之一,也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。其应用范围覆盖注塑成型等工艺,产品涵盖飞机座椅到乐高积木等各类制品。

随着聚乳酸(PLA)的普及,这种传统材料逐渐被取代成为主流长丝;而PETG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-1,4-环己烷二甲醇酯,又称共聚聚酯)则凭借性能平衡性,在高强度应用领域展现出替代潜力。

PETG通过材料配方优化,在ABS的强度表现与PLA的加工便利性之间实现了有效平衡。那么,ABS相较于这种新兴材料究竟具备哪些独特优势?本文将从多维度展开对比分析。

一、使用便利性对比

ABS以打印难度较高著称,这也是其被PLA超越、PETG成为有力竞争者的核心原因。具体差异体现在以下方面:

1. 翘曲、层间粘连不足及开裂问题

ABS的核心挑战在于层间结合力较弱,且对打印表面附着力要求严苛。必须配置高温加热床(温度可达110°C),同时建议使用加热构建室以确保打印成功率。若温度控制不当,极易出现明显翘曲、部件变形、从构建板剥离甚至层间开裂等问题。

PETG在此类问题上的兼容性显著提升。尽管仍存在极小概率的翘曲风险,但相比ABS已大幅降低。其加热床温度需求区间为50°C至80°C,远低于ABS。

值得注意的是,PETG可能出现与构建板过度粘连的情况,严重时甚至会损坏打印表面。此问题可通过在构建板上涂抹胶水或发胶等脱模剂轻松解决。仅当冷却风扇转速过高时可能导致部件开裂,调整参数即可规避。总体而言,PETG因温度相关缺陷较少,打印成功率更高。

2. 温度控制要求

如前所述,ABS对温度环境的敏感度显著高于PETG。尽管两者热端温度需求相近(ABS为210°C,PETG为220°C,均不超过250°C),但ABS更易受温度波动影响,因此强制要求加热构建室辅助。

并非所有FDM打印机均标配加热构建室功能,但通过DIY方式为设备加装保温外壳可有效改善温度稳定性。

3. 气味与颗粒排放安全性

从健康防护角度看,PETG具备明显优势。其打印过程几乎无刺激性气味,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)及微粒排放量极低。

ABS打印时则会产生明显气味,并伴随较高浓度的有害微粒释放,构成健康风险。操作ABS打印设备时,人员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空间。

4. 后期加工适配性

ABS在二次加工环节的灵活性更为突出。虽然PETG与ABS均可使用去毛刺工具、丝锥等金属加工工具处理,但ABS具备额外优势:其表面可轻松实现涂漆与粘合,而PETG在此类操作中难度极高。对于需进行外观改性的大型部件,ABS的加工便利性尤为重要。

5. 吸湿性与存储要求

ABS与PETG均具有吸湿性,易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导致材料变质,甚至引发打印缺陷。建议将未开封材料存放于干燥环境,已开封材料需配合干燥盒保存,以维持材料性能稳定。

综上,ABS与PETG在3D打印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:ABS凭借后期加工优势占据特定应用场景,而PETG通过降低打印门槛与提升安全性,成为高强度制品的首选材料之一。

评论(0条)
加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