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打印珠宝采用直接成型与熔模铸造的区别在哪里
在3D打印珠宝领域,目前存在两种核心工艺路径:其一为直接3D打印技术,即通过金属或塑料材料直接成型最终作品;其二为熔模铸造工艺,即基于3D打印蜡型构建铸造模型。
一、直接3D打印工艺
直接3D打印可实现贵金属材质的珠宝直接成型。然而,该技术在实际珠宝制造中的应用并不普遍,主要原因在于独立珠宝商难以承担专业金属3D打印设备的高昂成本。
该技术通过激光将金属粉末颗粒烧结融合,依托粉末床熔融工艺实现,具体可分为选择性激光熔融(SLM)与金属激光粉末床熔融两类。此外,粘合剂喷射技术也可用于金属或聚合物材料的直接成型,具体可用金属类型需根据设备型号确定。
尽管装载贵金属粉末的3D打印机属于高投入设备,但未消耗的金属粉末可在后续生产批次中循环利用,有效降低材料成本。此外,该技术还支持聚合物、陶瓷及非贵金属等多样化材料的珠宝打印。
二、熔模铸造工艺
熔模铸造工艺是目前珠宝行业应用最广泛的3D打印技术,其核心在于将数字设计与传统铸造工艺相结合。具体流程中,3D打印技术取代了传统手工雕刻蜡模的步骤,珠宝设计师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(CAD)软件或专业珠宝设计软件完成模型构建,随后使用蜡材或树脂材料通过3D打印成型铸造原型。其中,树脂材质的浇铸模型可通过立体光固化(SLA)或数字光处理(DLP)技术实现精准打印。
失蜡铸造法的技术本质是将蜡模或树脂模包裹于石膏类介质中,经高温加热使介质硬化,同时模型熔融流失,最终形成可供金属浇注的空腔模具。随后向模具内注入熔融贵金属,待金属冷却凝固后移除模具,即可获得铸造件,再经机械加工与抛光处理即可完成最终制品。
3D打印技术的引入不仅实现了精细主模型的快速制作,更可通过软件在短时间内完成珠宝数字文件的个性化调整,并支持同一批次内打印单一模型或多个不同设计件。这种模式显著提升了设计迭代效率与大规模定制能力,同时无需依赖特殊形态的金属原料,大部分常规金属材料均可适配该工艺。